杀菌剂的作用以及对农作物的重要性
2021.03.29不管你是在那里看到一片绿(包括蔬菜或是草地),如果没有很好的去维护护理它,毋庸置疑你肯定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虫子、在上面慢悠悠的啃着菜叶或草地。所以这个时候农药杀虫剂杀菌剂显得尤为重要。
杀菌剂是防治农作物病害最重要的武器。占农药市场的一半。近年来,中国杀菌剂市场稳步发展,市场份额逐年增加。植物健康效应是农药行业的一个全新概念,也是除了控制有害生物外,值得充分重视和利用的农药功能。
杀君剂呈现逐年优化品种的趋势。在疾病防治过程中,他们示范推广了一批活性高、防治效果好、安全环保的杀菌剂。
具有植物健康作用的杀菌剂主要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三唑类和微生物类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如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既可防治多种病害,增加产量,又能明显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生长、改良作物外观品质。
2012年,巴斯夫的一款杀菌剂凯润在玉米上的应用获得了农业部“植物健康作用”登记,植物健康作用是指农药除杀虫杀菌活性以外,还能够诱导、激发植物生理机能的改变,从应用进展来看,农业杀菌剂正在由大田作物向经济作物。
由地上施药向地下施药以及由纯粹的杀菌作用向对作物起到健康保健增产作用发展,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一些杀菌剂新品种不断研发成功并得到推广应用,从而提升植物某些方面的生长效率和抗逆性,成为国内第一个取得植物健康作用登记的产品,用药品种不断得到优化,代表品种有甲氧基丙烯菌酯类、酰胺类、三唑类、咪唑类、杂环类和生物制剂等。
青岛举行的第二届杀菌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上,多位业内专家指出,以吡唑醚菌酯为代表的对作物具有健康保健作用的杀菌剂,此类产品成了杀菌剂行业发展的新亮点,近年来,由于作物结构调整,果菜作物增加,病害防控防治要求不断提高,杀菌剂用量逐年增加,所占比例稳步上升。
在主要农作物病害用药上,杀菌剂由于单位价值高、增长速度快,植物健康作用是近年来在农药应用领域方兴未艾的一个新方向,也是未来新农药开发的一个重要测试和衡量指标,为农业的丰产丰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带来了更好的市场前景和更多发展机遇,近年来成为跨国公司研发的热点。
近期以来,多家跨国杀菌剂厂家竞相推出杀菌剂新产品,如在玉米上应用吡唑醚菌酯,可以降低玉米秃尖率,降低茎秆空心率,减少玉米倒伏和茎折风险,与常规药剂对比平均增产10%,在花生、大豆等作物上使用,增产作用也比较明显,目前杀菌剂的发展主线很明显,杀菌剂由单打独斗向统防统治的方向发展转向全程的作物解决方案引领杀菌剂未来发展方向,从另一个方面而言是为农作物病害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思路,成为杀菌剂发展的新亮点。
杀菌剂在农作物病菌时候能够派上大用场,杀菌剂是病菌病毒的克敌,是保护农作物生长的药剂之一,杀菌剂价格较实惠,其是市场必须品价格波动比较平稳。杀菌剂的作用很多。
一、保护作用。
较老的杀菌剂品种,多数以保护作用为主,需要在病菌侵入寄主之前将药剂喷洒在植物表面,要做到均匀、周到,才能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病菌落在已受到药剂保护的页面上,孢子萌发受到抑制,或阻碍发芽的孢子入侵。碱式硫酸铜、福美双、代森锌、百菌清等都是广泛使用的保护剂。发挥杀菌剂的保护作用,要求严格掌握施药的有利时期,要在病菌即将入侵之前喷洒。如果病菌已经侵入,处于潜伏时期,用保护剂是无效的。保护剂的田间持效期一般仅有6~7天,所以,除了及时之外,还要多次施用。
二、治疗作用。
有这类作用的药剂也叫内吸杀菌剂。此类药种类多,具有内吸、传导的特点,渗入叶片表皮后能输导到同一叶片的其他部位,有的能向顶输导(叶尖端或植株顶端),少数可以向根部输导。多菌灵、三唑酮都是这类杀菌剂。内吸杀菌剂的施用时间没有保护剂那样严格,可以在发病最初时期施用,仍然能抑制植物体内菌丝的生长、蔓延。甚至可以直接杀死。但是,如果发病情况已经偏重,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对这种病田施用高效内吸杀菌剂也无法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故不要误解有内吸、治疗作用的杀菌剂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也是需要适时施药的。
三、保护剂与内吸剂的作用特点。
当前杀菌剂的主要保护与治疗作用两大类产品,由于二者间的作用差别大,又不能相互取代,目前具有保护、治疗双重作用的品种很少,故常以混有两类作用的剂型问世,取长补短,扩大了杀菌谱并兼有了保护与治疗双重作用。杀菌剂有内吸剂也有外喷剂,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菌剂,杀菌剂作用效果达到最好。内吸剂一般杀菌剂不如保护剂,且容易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
四、铲除作用。
这种药与细菌直接接触,能杀死真菌,使它们不能侵入植物。一般在生长期不能直接应用于植物。虽然有些植物可以使用,但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剂量,所以多用于种子消毒或土壤处理。
近年发展起来的溴菌腈具有消毒、防腐、杀菌等多种功能。施用一些杀菌剂后,可以直接杀死植株表面和其他部位的菌丝,如小麦白粉病和锈病上的三唑酮。使用时显示根除效果。